·东方海门|英语学习中心 - 致力做中国最专业的新概念英语网 ·站长论坛 东方海门翻译 英语音标 高级搜索 全球互联 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 今日天气:
  • 搜索:
  • 主页 > 英语作文 > 写作技巧 > 正文
  • 通过强化英语阅读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作者:ihome 时间: 2011-06-14 22:11 来源:未知 点击:

    1. 引言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国际上信息交流的通用语言。要使用英语交流信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交流信息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都要依赖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如何将这四种基本技能结合,让它们彼此之间能够互相促进,是当前学者和外语教师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种基本技能中写作技能是英语学习者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但英文写作往往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的写作能力常常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明明有话要说,但真正下笔时又感到困难。影响他们写作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缺乏对目标语语言形式和规则知识的掌握,与目标语思维方式的差异及欠缺写作技巧。写作不仅仅是词汇的罗列和语法规则的套用,它要求独立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意义地组合成篇章,实现写作者要表达的意图。

    听,说,读这三种技能均对写作具有较大影响,但笔者认为与写作最相关的是阅读。阅读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信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从某种程度上看,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阔的思路和深邃的内容,阅读正是提高两个方面水平的最佳途径。谈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们不得不提到S.D 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他的这个影响深远的理论。

    2. 从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看阅读的重要性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对外语学习影响最大的理论是S . D .Krashen 提出的输入假说理论。

    输入假说是Krashen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Krashen(1983:3 2 )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 公式。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Krashen 的观点,这种i+1 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也就是说,习得者首先理解语言的意思,语言结构便会自然习得。“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可见,可理解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也是“输入假说”的核心。Krashen(1982:63-73)提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1 可理解性

    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

    2.2 既有趣又有关

    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以上两点,尤其是第一点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违背上述规律必将导致语言学习的低效或无效。当语言输入大大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缺乏趣味性或相关性时,他们就难以理解所输入的材料,而如果学习者不理解输入话语的含义,那么,此输入在习得中就没有价值。因此,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对于二语习得而言是一个基本的、必需的要求。也可以说,没有可理解输入,就没有语言习得。

    2.3 非语法程序安排

    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2.4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地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由此可见,语言输入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先导,同时广泛的阅读仍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仔细分析原文的语言特色,遣词造句,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方式,篇章内容的安排和表达等等,并有意识的进行模仿,达到逐步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只有让学生接受足够的“输入”,才有可能有较好的“输出”,从而灵活自如的表达思想。

    3. 强化英语阅读与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关系

    中国的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司托茨基(Stotsky)1987年在综合了有关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调查后指出: 写作活动对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方法也证明是有效的。两者相互间关系的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阅读经验似乎始终与写作能力有关系,或者说始终影响着写作能力。1994 年谢薇娜具体地阐述了两者的关系:写作实际上是模拟阅读的过程,写作过程也就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 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写作者的意图,扮演写作者的角色,理解写作者的意图。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过程,二者是能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阅读是意义的理解过程,写作则是意义的创作输出过程。写作本身要求学生用词准确,造句规范,文理通顺,表达思想清楚,篇章布局合理。因此,学生只有大量有效阅读,才能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在不断的写作过程中,一些对于阅读理解来说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主题、中心思想、论点、论据、情节和顺序等等,会得到反复加深和强化,写作的过程无形中成了练习阅读理解的过程,这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与写两种技巧的积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获取的知识,正是他们在写作中素材的来源; 而他们读一篇文章的步骤与其构思一篇作文的顺序是相同的,他们都会考虑到作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者的需要。根据认知心理学观点,一方面,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语言知识的输出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所以,阅读和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

    语言学家一致认为阅读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司托茨基在综合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写作能力强的人比写作能力弱的人阅读量大,并且阅读能力强的人比阅读能力弱的人写出的文章在句法上更趋向成熟。那么具体的说,阅读是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呢?下面将从三方面来详细地进行阐述。

    4.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的具体方法

    4.1 为写作储备丰富的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就难写出内容丰富的好文章。阅读是人们接受语言信息、熟悉语言特点、积累语言材料、领悟别人经验、把握语言规律的最根本的途径。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范文、内容和范例,是吸收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能扩展学生视野。实践也已经证明,学生平时阅读面越宽,思路就越开阔,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写起来就越顺手。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储备了丰富的素材,在今后的写作中才能得心应手。

    4.2 培养写作技能。

    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掌握因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英语特有的篇章结构模式。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既要注意学习其语言知识,还要留意文章的写作技巧,找出作者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手段,即作者的材料选择、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等; 此外还要了解一些文体知识,以便在书面表达时选择恰当的文体形式。

    4.3 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和语感。

    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将外语习得者的语言知识主要分为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显性语言知识指学习者意识层中的所有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这些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意识层中,他们可将这些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隐性语言知识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他们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中,学习者不一定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能不假思索流利地使用语言,这就是语感。在非英语的环境中只有靠阅读才能大量接触英语,熟悉英语文化,掌握英语的逻辑,培养英语思维方式。随着阅读输入的不断增加,英语学习者对所学目标语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强,语感也不断增强,这有利于克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更加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

    5. 结语

    从以上的讨论中可以得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阅读是语言输入,写作是语言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Krashen 的输入理论认为“可理解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写作能力来自大量的自发的兴趣阅读”(Krashen 1985:19)。要想真正的提高阅读质量和写作水平,就要坚持把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为写作储备丰富的素材,培养写作技能,还可以培养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感。因此我们应该更积极地阅读,并且强化写作训练,努力做到阅读和写作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英语插入语的几种常见用法 下一篇: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拓展方法探究
    [进入论坛讨论]
  • 相关内容